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简介
编委会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专刊征集
获奖
2017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2016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17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17年全国“百强报刊”
2016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2017年中国科协优秀论文
2016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2015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15年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2015年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第四期
2014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14年中国精品期刊
2013年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2013年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2013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11年中国精品期刊
2009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8年中国精品期刊
2007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名重点期刊
200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4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名重点期刊
200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2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相关下载
征订
English
JMR
赵平,李跃清,郭学良,徐祥德,刘屹岷,唐世浩,肖文名,师春香,马耀明,余兴,刘辉志,假拉,谌芸,柳艳菊,李建,罗达标,曹云昌,郑向东,陈军明,肖安,远芳,陈东辉,潘旸,胡志群,张胜军,董立新,胡菊旸,韩帅,周秀骥. 2018. 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及其天气气候效应——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J]. 气象学报, (0):-, doi:10.11676/qxxb2018.060
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及其天气气候效应——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
The Earth-Atmosphere Coupled System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Weather and Climate Effects——The Third Tibetan Plateau Atmospheric Scientific Experiment
投稿时间:2018-08-09
修订日期:2018-09-18
DOI:
10.11676/qxxb2018.060
中文关键词
:
青藏高原, 外场观测, 数据加工处理, 天气气候机理, 数值预报
英文关键词
:
Tibetan Plateau, Field observation, Data treatment, Weather and Climate mechanisms, Numerical forecast
基金项目
:
作者
单位
E-mail
赵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zhaop@cma.gov.cn
李跃清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yueqingli@163.com
郭学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guoxl@cma.gov.cn
徐祥德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xuxd@cma.gov.cn
刘屹岷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ym@lasg.iap.ac.cn
唐世浩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tangsh@cma.gov.cn
肖文名
中国气象局
xwm@cma.gov.cn
师春香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shicx@cma.gov.cn
马耀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ymma@itpcas.ac.cn
余兴
陕西省气象研究所
yu_xing23@163.com
刘辉志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huizhil@mail.iap.ac.cn
假拉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台
jialha40@aliyun.com
谌芸
国家气象中心
chenyun@cma.gov.cn
柳艳菊
国家气候中心
liuyanj@cma.gov.cn
李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lij@cma.gov.cn
罗达标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ldb_18@126.com
曹云昌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caoyc@126.com
郑向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xdzheng@cma.gov.cn
陈军明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chenjm@cma.gov.cn
肖安
江西省气象局
mrxiaoan@sohu.com
远芳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yuanfang@cma.gov.cn
陈东辉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chendonghui@cma.gov.cn
潘旸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pany@cma.gov.cn
胡志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huzq@cma.gov.cn
张胜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zhangsj@cma.gov.cn
董立新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donglx@cma.gov.cn
胡菊旸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hujy@cma.gov.cn
韩帅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hans@cma.gov.cn
周秀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zhouxj@cma.gov.cn
摘要点击次数
:
417
全文下载次数
:
236
中文摘要
:
由于青藏高原(简称高原)是影响中国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关键区,对天气、气候预报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共同推动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工作。自2013年的预试验开始, TIPEX-Ⅲ在高原西部狮泉河、改则和申扎新建全自动探空系统,填补了高原西部缺少常规探空站的空白;在高原中、西部建成土壤温、湿度观测网;实施了高原尺度和那曲区域尺度的边界层观测,那曲多型雷达和机载设备的云降水物理特征综合观测,高原多站的对流层-平流层大气成分观测。在研究成果方面,项目结果指出,在高原中、西部草原、草甸和裸土下垫面状况下地表热量湍流交换系数和感热通量明显低于过去较早的估计值;高原主体的对流云活动主要不是来自南亚季风区的向北传播,而可能是局地发展所致;揭示出那曲对流云日变化特征、云宏微观特征以及云中水不同相态之间的转化机制,提出了夏季高原加热在亚洲大气“水塔”维持的作用,以及高原加热对亚洲、非洲、北美洲气候的调节作用。在数值预报模式中,Γ分布比M-P分布更适合于高原雨滴谱特征,通过改进高原热传导过程参数化方案可以降低模式中高估的地表感热,并提升模式对中国中、东部雨带的模拟能力;此外,考虑青藏高原关键区信号可以提升中国中、东部降水的预报技巧。TIPEX-Ⅲ还带动了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天气业务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等观测数据加工处理业务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国家级土壤湿度、水汽含量等遥感产品和高分辨多源降水融合产品的质量,促进了气象监测、预报和数据共享业务发展。
英文摘要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分享按钮